首页 » 应急管理 »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危险性分析

公司项目部施工活动中,落下物、飞来物、滚石、崩块等打击人体,可能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1.2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区域

(1)脚手架施工现场;

(2)土石方工程基础处理场所;

(3)钢筋加工场、机械修配厂、金结加工场等场所。

1.3物体打击事故的危害程度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可能会造成创伤性出血、颅脑外伤、脊椎受伤等伤害,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事故。

1.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人员进入现场未穿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高处临空、临边防护栏杆无挡脚板,无防护网等措施;

(3)交叉作业隔离防护无效;

(4)作业场所随意扔物件;

(5)其他违规违章行为。

2、应急组织及职责

2.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王如磊

副组长:苏新良、刘清星、张友川

成员:王芳、王学峰、刘景生、崔清磊、张玲、韩金民

2.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职责:统一指挥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2)副组长职责:协助组长组织开展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工作;

(3)成员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抢救受伤人员、现场警戒、事故报告等工作。

3、应急处置

3.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及时现场安全员报告,由现场安全员向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按照本处置方案指挥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立即停止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有关活动。

(2)抢救受伤人员,保护事故现场。

(3)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4)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左右。

(5)如果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6)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7)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3.3事故报告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或目击者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现现场安全员及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

(2)事故报告内容包括: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

3)事故的原因及已采取的处置措施;

4)事故已造成的影响和发展趋势。

4、注意事项

(1)救援伤者前,救援者做好可靠的防护措施,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

(2)在搬运脊椎受伤者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3)现场人员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4)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5)胸外心脏按压只能在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6)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关键要素

事故类别

物体打击事故

事故特征

1、物体打击事故分在高空作业中,物体坠落伤人;人为抛掷杂物伤人;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施工机其作业时引发物体飞出伤人、车辆运行过程中物体撤落伤人等。

2、由于作业人员违规作业、材料堆放不平衡、装运物不规范等原因,坠落物或飞出物速度快,对作业人员造成砸伤。甚至威胁生命,事故发生往往突然。

应急组织

组长:王如磊

副组长:苏新良、刘清星、张友川

成员:王芳、王学峰、刘景生、崔清磊、张玲、韩金民

应急处置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现场人员应及时向现场安全员报告,由现场安全员向公司应急小组报告;

(2)公司应急小组组长按照本处置方案指挥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救援联络电话

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0543-7316995

公司安全科长电话:15169992323医院联系电话:120

注意事项

(1)救援伤者前,救援者做好可靠的防护措施,避免救援者发生事故。

(2)在搬运脊椎受伤者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3)现场人员应保护好事故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4)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5)胸外心脏按压只能在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6)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